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寘 - 教育百科
ˋ
  • 漢語拼音 zh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ì
解釋:
[動]
1.安置、放置。《詩經.小雅.谷風》:「將恐將懼,寘予于懷。」
2.棄置、廢止。《左傳.隱公元年》:「遂寘姜氏于城穎。」
3.盡出。《左傳.昭公三十一年》:「貪冒之民將寘力焉。」
4.滿。漢.揚雄《太玄經.卷三.法》:「繘陸陸,缾寘腹,井潢洋,終不得食。」
解釋:
「寘」的異體字。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寘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