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西容仲孜 - 教育百科
西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si Jung Chung Tz
作者: 崗措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舞名。藏族民間舞蹈。西容是地名,位於西藏拉薩市曲水縣境內,在拉薩河與雅魯藏布江匯合處。仲孜意為《野犛牛舞》。是一種極古老,極雄健的民間舞蹈。據傳在八世紀桑耶寺落成慶典時,吐蕃百姓都大跳《野犛牛舞》,後來逐漸演變成只有西容村的人能表演這種舞蹈,因此稱這種舞蹈為《西容仲孜》,意為西容村的《野犛牛舞》。《西容仲孜》多在盛大節日時表演,舞蹈隊一般由七人組成,一人領舞,四人扮演犛牛,一人打鼓,一人擊鈸。表演時,領舞者身穿白袍,戴白色假面具,其餘兩人一組身披犛牛道具,一人飾頭,一人飾尾,由四人組成的兩頭犛牛,相互配合,時而跳躍,時而相對角,時而歡騰歌舞,表演到最高潮時用犄角挑起地上的哈達,獻給尊貴的客人。整個舞蹈分三個片段;第一段兩頭犛牛依次出場,在夏日的草原上自由地吃草、嬉戲、遊玩,舞蹈動作有搖頭擺尾、低頭吃草、在草地上打滾等;第二段兩頭犛牛相互抵角,緊張激烈中間又有不少活潑風趣的場面;第三段牛奶豐收,犛牛與領舞者一起歡慶。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西容仲孜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