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Vekunta parca - 教育百科
V
e
k
u
n
t
a
p
a
r
c
a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英文名: Vekunta parca
描述:
一般體色為淺黃褐色,唇基及足為白色,最後跗節為褐色,中胸側片具有圓形的黑色斑點,腹部背面為淺黑色,前翅淺褐色且翅痣白色並具有黑色斑點,後翅灰色而翅脈褐色,頭頂寬比中長為1.5:1,端部比基部為1:1.4,前額中長比最寬處為2.4:1,單眼間距比最寬處為1:1.15,前翅長為寬的3倍,雄蟲體長(含前翅)為6公厘,前翅長則為5公厘,雄性生殖器之尾節短於生殖節之高,基半部背面突起而端部細長,以背面觀則長為寬的2.5倍,端部平截,生殖節被後方突起以左側面觀為三角形而右側面觀鈍,陽莖之鞭狀體延伸至中間,鞭狀體基部具有小突起,把握器超過尾節之端部,基部有一小凹陷,腹緣前半段有一寬圓突起。
分布:
台灣地區只於南投縣惠蓀林場有一筆雄蟲之採集紀錄。全球分布區域:台灣。
作者: 廖一璋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