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0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9.85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立、建造。如:「興辦」、「興建」、「興學」。唐.韓愈〈與孟尚書書〉:「及秦滅漢興且百年。」
憤世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憤世嫉俗」原作「憤世嫉邪」。韓愈(西元768∼824),字退之,唐朝河陽人。尊崇儒術,排斥佛老,通六經百家之學,作頗多,各種體裁的作品,都有卓越的成就。他個性耿直,直言極諫,因而一再的被貶官,但不論治理那個地方,總是留下很好的治績,深受百姓愛戴。在宦海上的浮沈,以及外在環境的影響,常讓他有志不得伸,因此藉著文字,把志向和生命發揮到極致,主張文章要言之有物,要有充實的思想內容,一掃南北朝以來形式主義為主的浮華文風。帶動了文學上的改革,不僅影響了當代,也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宋代,振興了散文,稱之為「古文運動」。這一篇是韓愈抒發對社會、人性的看法,提到有一個姓談的書生寫了一篇〈崔山君傳〉,對不合理的...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花了十年的時間構思,他的家中到處掛著紙筆,連廁所和籬笆上都不例外,只要一有靈感,他便立刻提筆寫下。在作的過程中,左思又覺得自己的學問不足,便向朝廷請求擔任掌管圖書的祕書郎一職,以便翻閱各種書籍,作為寫作的材料。後來〈三都賦〉完成,卻並未得到時人的重視。左思認為自己的文筆並不比班固、張衡差,恐怕是當時的人不喜歡他的形貌,所以也看不起他的文章。左思聽說皇甫謐是位著名的學者,便拿自己的作品去向他請教。皇甫謐看了〈三都賦〉之後非常欣賞,並為左思寫了一篇序。後來張載為魏都的部分作注,劉逵也為蜀都、吳都兩部分作注,衛權又寫了略解。連官至司空的大文人張華,都對左思的〈三都賦〉大加讚賞,認為左思的成就不輸給...
當頭棒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尋找自己有沒有過錯?」臨濟聽了當下立即開悟,也因為他是這樣悟出佛法的,所以他後來在鎮州建立臨濟禪院,立了禪宗五大宗之一的臨濟宗,就以「棒」、「喝」的方式來啟發弟子開悟佛法。「喝」的施用是臨濟自的,他開悟後回到黃檗的身邊,只要黃檗以棒打開示弟子時,他就在一旁大喝助陣。典源所節錄的就是一則臨濟開示弟子的故事。曾經有僧人問:「什麼是佛法大意?」臨濟就舉起拂子,先是身旁的僧人大喝一聲,接著他就打下去。又問,臨濟就又舉起拂子,身旁僧人又喝,他也喝。又要再問,臨濟就又打下去。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當頭棒喝」,用來比喻使人立即醒悟的警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擦抹、塗抹。如:「傅粉施朱」。《新唐書.卷一三六.李光弼傳》:「身被數,肅宗躬為傅藥。」
別出心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匠心獨運,自出機杼,別具一格,別具匠心,別開生面,獨樹一幟反義:人云亦云,千篇一律,亦步亦趨,如法炮製,拾人牙慧,襲人故智辨似: 裁,音ㄘㄞˊ,心中的設計謀畫。不可寫作「栽」。 「別出心裁」及「自出機杼」都有別有巧思,與眾不同的意思。 「別出心裁」多用於一切獨特的設計與安排;「自出機杼」多用於詩文作等方面。 別出心裁 自出機杼 辨似例句 ○ ㄨ 為了慶祝老爸的生日,大姊設計了一個~的生日宴會。 ㄨ ○ 這個作家的作品~,很有個人風格,所以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郡,公主、列侯頗邑其中。而藩國大者夸州兼郡,連城數十,宮室百官同制京師,可謂撟過其正矣。雖然,高祖業,日不暇給,孝惠享國又淺,高后女主攝位,而海內晏如,亡狂狡之憂,卒折諸呂之難,成太宗之業者,亦賴之於諸侯也。另可參考: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卷一.玉杯》
江郎才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江郎,指南朝梁文人江淹。「江郎才盡」則指江淹晚年才思減退,所作詩文皆無佳句。 #典出南朝梁.鍾嶸《詩品.卷中.齊光祿江淹》。後用「江郎才盡」比喻文人的才思枯竭,無法再佳句。
莫衷一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釋義2 出處3 用法4 例句5 同義6 反義7 辨析8 來源 釋義眾說紛紜,不能判斷那個說法對。 出處清。黃協愪 鋤經書舍零墨。三。落英:[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說者聚訟,莫衷一是。] 用法常用於說法、主張;形容議論紛紛,無所適從。 例句孫中山心理建設第四章:[古籍所載指南車,有謂於皇帝者,有謂於周公者,莫衷一是。] 同義無所適從、眾說紛紜 反義當機立斷 辨析 來源資料取自於<中學生常用成語典> 宋裕編著
青出於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青出於藍本意為青色原是出於藍草的印染,卻較藍草顏色更青,後來引申為弟子學問猶勝過老師的意思。青出於藍一辭出於〔荀子‧勸學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意思是說青色原萃取自藍草,最後青色卻比藍色還深;冰原是水凝固而成,卻比水還要寒冷。荀子借以比喻若能學習別人經驗,不但能增益自身經驗,甚而可造變化,產生更勝於別人的識見。基本上荀子認為學習不是消極被動地重覆別人的經驗,而是積極地將之消化吸收,轉變造,也就是在前人經驗之上建立自身經驗。根據這累積經驗造變化的原理,梁朝昭明太子蕭統在〔文選〕序上解釋文學活動演進變化的道理說:「若夫輪為大輅之始,大輅寧有椎輪之質?增冰為積水所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