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236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道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僧道修行的功夫。比喻技能本領。《西遊記》第一九回:「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勸我跟他修行。」《儒林外史》第五四回:「這是我們這裡的本師父,極有道行的。」也作「道力」。
|
八正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梵語aṣṭāṅga-mārga的意譯。指八種通往解脫的正確途徑。八正道為:一、正見,具有正確的主張──四諦的見解。二、正思惟,做正確的抉擇。三、正語,不做一切非理的言談。四、正業,清淨的行為。五、正命,正當的謀生方式。六、正精進,努力勤修正法。七、正念,隨時都清楚地知道當下的心念。八、正定,修習四禪八定。《雜阿含經》卷六:「云何有身滅道跡?謂八正道。」也稱為「八聖道」。
|
說長道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隨意議論別人的是非、好壞。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一折:「俺倒不言語,他倒說長道短的。」也作「白說綠道」、「數黑論黃」、「數黃道白」、「數黃道黑」、「說白道綠」、「說白道黑」、「說短論長」、「說黃道黑」、「說長論短」、「說長說短」。
|
霸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與王道相反。指不顧仁義,以極權統治。《史記.卷六八.商君列傳》:「鞅曰:『吾說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說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
2.蠻不講理,胡作非為。《紅樓夢》第一九回:「就便不好和他說,一個錢也不給,安心要強留下我,他也不敢不依。但只是咱們家從沒幹過這倚勢仗貴霸道的事。」《文明小史》第三○回:「這後任的東家是個旗人,有些顢頇,伯集既是老手,有幾樁事辦得不免霸道些,人家恨了他,都說他壞話。」
3.劇烈、厲害。《老殘遊記》第一四回:「今天這水真霸道!一來就一尺多!一霎就過了二尺!」《兒女英雄傳》第六回:「你大概也不知道你小大師傅的少林拳有多麼霸道,可別跑!」
|
渠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工所挖鑿的水道,主要用來引水排灌。如:「白冷圳是中部地區重要的渠道。」
2.大陸地區引申為工作進行或消息來源的門路、管道。如:「他的第一手消息,都是透過祕密渠道得來。」
|
隧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貫穿因山脈或海峽等地形因素阻隔的通道。如:「雪山隧道」、「海底隧道」。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比水注》:「隆山南有一小山,山阪有兩石虎相對,夾隧道,雖處蠻荒,全無破毀,作制甚工,信爲妙矣。」宋.鄧牧《洞霄圖志.卷六.碑記門.天柱觀記》:「今天柱山即《真誥》所謂大滌洞天者也,內有隧道,暗通華陽。」
2.古稱墓前的甬道為隧道。《晉書.卷三四.列傳.杜預》:「其造冢居山之頂,……其隧道唯塞其後而空其前。」唐.褚亮〈左屯衞大將軍周孝範碑銘并序〉:「薨徂之日,朝野興悼,恩加丘隴,禮備哀榮,爰命有司,立碑隧道。」
|
道德兩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德兩難(moral dilemma)目錄1 柯爾伯格的道德兩難問題情境2 三期六階段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柯爾伯格的道德兩難問題情境柯爾伯格理論中對道德發展程度的分期分段,是根據他所設計的道德兩難(moral dilemma)...
|
胡說八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根據地亂說。如:「胡說八道!這根本是沒有的事。」
|
知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曉道理。《禮記.學記》:「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莊子.秋水》:「知道者,必達於理。」
明白瞭解。《三國演義》第四○回:「先生見教極是。但須稟告母親知道。」《文明小史》第五○回:「洋老總一瞧他神氣不對,知道必有事情。」
|
道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動作或言語表達將與某人分別。如:「同學會結束之後,大家依依不捨的互相道別。」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