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7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59.14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德兩難問題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兩難問題教學法(dilemma-based teaching)目錄1 定義2 起源與發展3 中英文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係指教師於教學過程中,呈現德兩難(dilemma)的題材,激發學生討論,從而改變學生的德認知結構,提升學生德認知層次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流中為加減速車及主線車與其他路間的連接部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人表示歉意。如:「他為自己的莽撞行為,向她歉,希望得到她的原諒。」
多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站在正義的一方行事,就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孟子.公孫丑下》:「得者多助,失者寡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尊師重之理,從師問學之。唐.韓愈〈師說〉:「師之不傳也久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做人的理。《易經.繫辭下》:「有天焉,有人焉,有地焉,兼三材而兩之。」三國魏.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不喜弔喪,而人以此為重。」
2.人倫。指社會的倫理關係。《禮記.喪服小記》:「親親、尊尊、長長,男女之有別,人之大者也。」《史記.卷二三.禮書》:「人經緯萬端,規矩無所不貫。」
3.發生性關係。元.施惠《幽閨記》第二二齣:「一時見君子,匆匆遽成人也。」《醒世姻緣傳》第四四回:「古人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使其氣血充足,然後行其人。」
4.尊重人類權利,愛護人的生命,關心人性的德理念。
5.佛教用語。六之一。指人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證悟真理。唐.王維〈與胡居士皆病寄此詩兼示學人〉二首之一:「洗心詎懸解,悟正迷津。」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小說講經史》:「談經者,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者,謂賓主參禪悟等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生卒年不詳。東晉謝安姪女,王凝之的妻子,聰穎有才辯,以詩著稱。
率性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著本性,將它實現出來,便是。見〔中庸〕:「率性之謂。」朱子注:「率,循也。,猶路也。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則其日用事物之間,莫不各有當行之,是則所謂也。」〔中庸〕所謂性,是以德為內容的性,而性與天是相通的。(參見「天命謂性」)因此依循這本性而將它實現出來,便是。這是從人的生命活動、行為表現上說的,並不是就天本身說。或可以說天在人循性而行時,會在人的生命中表現出來。
  朱子認為率性謂,並不只就人說,也包括其他的存在物,故上引朱注有「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之語。若就性由天命而定,則並不只是人之性,也包括萬物之性,為一切存在所以能存在的根據,一切存在都依或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正。《漢書.卷七八.蕭望之傳》:「如是,則庶事理,公立,姦邪塞,私權廢矣。」
2.大路。《韓非子.內儲說上》:「殷之法,棄灰於公者,斷其手。」
公平。《紅樓夢》第三六回:「須得環兄弟屋裡也添上一個,纔公均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