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苯中毒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enzolism, Benzene Poisoning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苯為無色液態溶劑,用於清潔劑、殺蟲劑、漆劑及汽油中。可經由呼吸及皮膚吸收。急性中毒引起中樞神經及造血系統之病變。慢性中毒則增加白血病。人暴露在20,000ppm的濃度5-10分引起麻痺,接著失去知覺,可致死。接觸3000ppm的濃度,對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性,繼續暴露則引起幻覺、噁心、頭痛,昏迷等。低濃度(250-500ppm)引起酒醉狀、頭痛及噁心、最重要的作用是對骨髓的傷害。長久慢性中毒,先引起貧血,紅血球、白血球及血小板均減少,如果伴生骨髓壞死,即引生再生不良性(aplastic)貧血甚至血癌。中毒病人應停止再接觸本劑。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苯中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