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公共圖書館績效評估](美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Output Measures for Public Libraries]
作者: 謝寶煖
日期: 1995年12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公共圖書館績效評估]是美國圖書館學會所出版的標準化程序手冊,第1版於1982年由公共圖書館學會的公共圖書館目標方針標準委員會(Goals, Guidelines & Standards for Public Libraries Committee)負責編製,介紹12項公共圖書館績效評估準則(Output Measures)的資料收集和結果解釋的標準化程序。第2版則於1987年由公共圖書館發展計畫(Public Library Development Program)根據使用第1版的圖書館的意見修訂而成,使若干方法更適用、更容易操作;加強每一項評估準則的討論,以幫助了解資料所代表的意義;增加量測資料、量測方法和結果的解釋與應用;使量測和評估過程與1987年出版的[公共圖書館規畫與角色定位](Planning and Role Setting for Public Libraries)更緊密地整合。
  該手冊之12項評估準則之選擇標準是:(1)與公共圖書館之一般性目標相關性高;(2)資料較容易收集;(3)結果較容易解釋。茲依第2版分5大類12項,略加介紹:
  (一)圖書館利用評估反映社區民眾利用圖書館的程度。
1.每年每人平均到訪圖書館的次數2.登記使用者占社區人口的百分比(二)資料利用評估反映圖書館館藏被利用的程度
3.每年每人平均圖書資料的流通量4.每年每人圖書資料的平均館內使用量5.每年每一圖書資料的平均流通次數(三)資料獲得評估反映讀者獲得所需圖書資料的成功程度。
6.圖書資料題名滿足率(Title Fill Rate)7.圖書資料主題和著者滿足率8.圖書資料瀏覽者滿足率9.圖書資料之遞送率(Document Delivery)(四)參考服務評估
10.每年每人平均利用參考諮詢服務的次數11.參考諮詢服務滿足率(五)活動評估
12.每年每人平均參與圖書館活動的次數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公共圖書館績效評估](美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