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下意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xià yì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à yì
解釋:
1.委屈己意。《漢書.卷四五.蒯通傳》:「彼東郭先生、梁石君,齊之俊士也,隱居不嫁,未嘗卑節下意以求仕也。」
2.虛心求教。《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諸兄每讀經傳,輒下意難問。」
3.決定、主張。《魏書.卷六九.崔休傳》:「諸公咸相謂曰:『崔尚書下意處,我不能異也。』」《梁書.卷五.元帝本紀》:「初生患眼,高祖自下意治之,遂盲一目,彌加愍愛。」
4.隨意、隨便。《醒世姻緣傳》第二七回:「下意的送二兩銀子,也不叫他住兩日,就打發他家去。」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下意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