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借讀生(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楊漢麟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借讀生指的是在某中學或小學就讀,而學籍並不在該校之學生。
  在大陸地區一般需具備下列條件之一者方可借讀:(1)父母雙方從事流動性較大,不夠安定的工作(如野外工作、建築工作等);(2)父母雙方支援邊疆建設,或承擔援外工作;(2)中國人民解放軍邊防人員、烈士、華僑、歸僑、港澳同胞、臺籍同胞、在華工作的外籍專家、外國駐華機構的工作人員的子女。
  近年來,大陸地區的不少城市中,兒童入小學或中學時(或之後),由於實行按戶籍畫分就近入學制度,或有些兒童由於考分不高,未能進入教學品質較高的重點中學就讀,部分家長為了使自己的子女受到較好的教育,不惜支付高額學費,將子女送到素質較好的學校借讀,其學籍仍在原畫定(或原錄取)的學校中。升學考試時,他們仍需以學籍所在的學校學生名義報考。
  大陸各城鎮中,還居住著許多未獲得城鎮戶籍的婦女(多來自農村)。由於戶籍制規定,子女戶籍隨其母,故這些人的子女無法獲得城鎮戶籍。到上學年齡,他們只能到住地附近學校借讀,不能像有城鎮戶籍的兒童那樣獲得正式學籍,也屬於借讀生。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借讀生(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