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捉刀 - 教育百科
  • 漢語拼音 zhuō dāo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ō dāo
解釋:
  1. 三國時曹操自以為形陋,不足以威鎮遠國,乃使崔季珪代見匈奴使者,而自己捉刀立於床頭,假冒侍衛的故事。後稱替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為「捉刀」。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
    【例】他的文筆不好,每次寫作,總是請人捉刀。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捉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似詞: 代筆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ō dāo
解釋:
本指三國時曹操自以為形陋,不足以雄遠國,乃使崔季珪代見匈奴使者,而自己捉刀立於床頭,假冒侍衛的故事。典出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後代稱替人作文章或代人做事。如:「雖然你的文筆極佳,但也不可幫好友捉刀。」《聊齋志異.卷八.褚生》:「我實鬼也。久當投生,所以因循於此者,高誼所不能忘,故附君體,以代捉刀;三場畢,此願了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捉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代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