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後凸蝶燈蛾 - 教育百科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後凸蝶燈蛾 Nyctemera formosana (Swinhoe, 1908) 為台灣特有種,成蟲觸角雙櫛齒狀,軀體淡橙黃色,各體節背部中央或背側及體側有黑斑。前後翅白色,前翅翅基黃色,有黑斑,前緣褐色,頂角沿外緣有褐色斑紋,後緣褐色,翅中央具3枚褐色斑。後翅外緣具有大小不一的褐色斑。雌雄蛾斑紋相近,但雄蛾斑紋較發達。雌雄蛾後翅外型相異,雄蟲後翅肛角凸出,是其中文俗名的由來。 本種為中型燈蛾,分布於台灣本島低中海拔山區,然日本西表島分布的 N. carissima 外型與本種極為相似,其之間的關係尚待釐清。本種全年各月份都有採集記錄。幼蟲取食菊科 (Compositae) 植物。成蟲通常於日間活動,夜間亦可觀察到趨光的個體。
知識 1:
皆陸生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後凸蝶燈蛾
世界地理分布: 臺灣
中文亞科名: 燈蛾亞科
中文族名: 麗燈蛾族
中文界名: 動物界
中文目名: 鱗翅目
中文科名: 燈蛾科
中文綱名: 昆蟲綱
中文總科名: 夜蛾總科
中文門名: 節肢動物門
學域-大分類: 動物-昆蟲類
拉丁亞科名: Arctiinae
拉丁屬名: Nyctemera
拉丁族名: Callimorphini
拉丁界名: Animalia
拉丁目名: Lepidoptera
拉丁科名: Aarctiidae
拉丁種小名: formosana
拉丁綱名: Insecta
拉丁總科名: Noctuoidea
拉丁門名: Arthropoda
授權資訊: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