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上舍 - 教育百科
ˋ
ˋ
  • 漢語拼音 shàng sh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àng shè
解釋:
1.上等的館舍。《戰國策.齊策一》:「於是舍之上舍,令長子御旦暮進食。」《史記.卷七○.張儀列傳》:「楚懷王聞張儀來,虛上舍而自館之。」
2.宋代太學分外舍、內舍和上舍,學生可按一定的年限和條件,由外舍升至內舍與上舍,逐級而升級上。
3.明、清時稱監生為「上舍」。《警世通言.卷二四.玉堂春落難逢夫》:「王定即時去請劉齋長、何上舍到來。」《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一:「可叫他來京師上庠貫道齋尋問林上舍名積字善甫,千萬!」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上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