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第三級循環反應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Tertiary Circular Reaction
作者: 王文科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循環反應是指行為具有循環性或容易重複的部分。在感覺動作期發展過程中,負重要任務,且代表較進步的一種同化形式。依其功能與內容,有初級循環反應(primary circular reaction)、次級循環反應(secondary circular reaction)和第三級循環反應,分別出現在感覺動作期的第二、三和五等階段。
  第三級循環反應,指事件的重複性而言。此階段的兒童可能發展至主動追求「新奇」的方面,並且創造全新的行為順序、處理新的情境,所以具有創造性。
  兒童的第三級與次級、初級循環反應相較,有一個共同點,即是重複性。至於前者與後二者的不同點,在於前者可發展兩種創新行為:第一,幼兒或兒童為尋找與發現有趣的結果,重複運動,但此種運動的程序,屬於較有系統的變化。例如,從某高度投擲物體時,非一成不變,而是按著不同高度擲下,試圖發現新的結果,已不只是複製而已。第二,此等行為模式,旨在追求「新奇」,是為了看而實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第三級循環反應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