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女秀才 - 教育百科
ˇ
ˋ
ˊ
  • 漢語拼音 nǚ xiù cái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nǚ xiù cái
解釋:
1.譽稱有文才、通經義、能詩文的女子。《遼史.卷一○七.列女列傳.邢簡妻陳氏》:「陳氏甫笄,涉通經義,凡覽詩賦,輒能誦,尤好吟詠,時以女秀才名之。」
2.明代科舉的科目名稱。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補遺.卷一.宮闈.女秀才》:「凡諸宮女曾受內臣教習,讀書通文理者,先為女秀才。遞陞女史,陞宮官,以至六局掌印,則為清華內職,比外廷通顯矣。」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女秀才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