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稿 - 教育百科
稿
ˇ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ㄓˇㄨㄣˊㄓㄤㄏㄨㄛˋㄊㄨˊㄏㄨㄚˋ˙ㄉㄜㄉㄧˇㄅㄣˇㄖㄨˊ:「ㄘㄠˇ稿ㄍㄠˇ」、「ㄏㄨㄚˋ稿ㄍㄠˇ」、「ㄕㄡˇ稿ㄍㄠˇ」、「ㄉㄧˇ稿ㄍㄠˇ」。
  2. ㄨㄣˊㄓㄤㄖㄨˊ:「稿ㄍㄠˇㄐㄧㄢˋ」、「稿ㄍㄠˇㄈㄟˋ」、「ㄊㄡˊ稿ㄍㄠˇ」。
  3. ㄕˋㄒㄧㄢㄎㄠˇㄌㄩˋ˙ㄉㄜㄐㄧˋㄏㄨㄚˋㄖㄨˊ:「ㄈㄨˋ稿ㄍㄠ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稿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ǎo
解釋:
  1. 文字或繪畫的草底。
    【例】草稿、畫稿、稿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gǎo
解釋:
[名]
1.稻草等植物的莖稈。《廣韻.上聲.皓韻》:「稿,禾稈。」《史記.卷五三.蕭相國世家》:「願令民得入田,毋收稿為禽獸食。」
2.未完成或已完成的文字、圖畫等。如:「草稿」、「畫稿」、「定稿」、「投稿」。
3.模樣。《紅樓夢》第二九回:「我看哥兒的這個形容身段,言談舉動,怎麼就同當日國公爺一個稿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本意指禾本或草本等植物的莖稈。
  2. [[名] ] 後來大多借指未完成或已完成的文字、圖畫等。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稿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稿 相關客家語 稿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