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小齒擬皺唇鯊或啞巴鮫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alse Cat Shark
日期: 2007年1月
出處: 脊椎動物百科全書
辭書內容
學名:
Pseudotriakis microdon (Capello, 1868)
形態:
如科所描述之特徵。
分布:
西北大西洋之紐約至紐澤西沿海;東北大西洋之冰島外海大陸斜坡、法國、葡萄牙、馬得拉群島、亞述群島、塞內加爾沿海;西印度洋之Aldabra Islands北部沿海;西北太平洋之日本,及中太平洋之夏威夷群島附近海域。台灣東北部海域偶有漁獲,唯極為罕見。
生態習性:
活於大陸棚及大陸斜坡水域的底棲性大型種類,棲息水深200~1,500公尺。其修長的體形及柔軟的身體使得牠行動十分靈活敏捷。卵胎生種類,每胎產仔2~4尾。有關牠的食性仍不十分清楚,可能是以深海魚類或無脊椎動物為食。最大可成長至295公分,性成熟體長在200公分以上,胎仔產出體長70~85公分。
利用:
一般是由底延繩釣或底拖網所漁獲,雖為大型鯊魚,但數量十分有限,因此經濟價值不高。可供食用。
門: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綱: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首綱: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亞綱: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目:
白眼鮫目(Order Carcharhiniformes)、Ground Sharks
科:
擬皺唇鯊科(Family Pseudotriakidae),False Cat Shark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小齒擬皺唇鯊或啞巴鮫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