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假單胞菌屬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seudomonas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直桿狀,不產生胞子(asporogenous),菌體大小為0.5~1.0x1.5~4.0微米。具單鞭毛或一端有叢鞭毛(lophotrichous)者為可運動性;不具鞭毛者為無運動性。革蘭氏陰性,絕對好氧菌;但在厭氧狀況下,可以氮及精氨酸(arginine)為電子接受者。生長過程常有螢光出現,也會產生色素及氧化霉(oxidase)。絕大部分的菌種可氧化醣類,如葡萄糖、葡萄糖酸(gluconic acid)、2-酮葡萄糖酸(2-ketogluconic acid)及其他的中間代謝產物;通常在乳糖氧化分解的過程中為不活動性;硝酸鹽時常被還原為亞硝酸鹽或氮氣。若干菌種可分解脂肪,或其他碳氫化合物。經常分布於土壤、水中,包括海水和深海中。許多菌種為植物性病原菌,少數為動物性病原菌。其典型的菌種為Pseudomonas aeruginosa。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假單胞菌屬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