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脂肪 - 教育百科
ˊ
zhī fáng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ī fáng
解釋:
  1. 一種存於動植物體內的酯類化合物。比水輕,不溶於水,能為人體消化吸收,氧化時可產生大量的熱能,其中動物脂肪在常溫下為白色固體。
    【例】食用過多的脂肪,容易使人體產生疾病。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脂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ī fáng
解釋:
1.高級飽和脂肪酸與甘油組合的酯類,在常溫下為白色固體者,稱為「脂肪」。為牛油及豬油等的主要成分,可製造肥皂。
2.主要由碳、氫、氧三元素組成,有些並含有磷及氮。不溶於水,能為人體消化及吸收。亦可儲存於體內,作為未來熱能的來源。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脂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at
作者: 郭志輝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營養學名詞。由碳氫氧三元素組成,是甘油和脂肪酸的化合物,重要營養素之一。每克脂肪在體內燃燒可產生9大卡的熱量,是有機物中的最高熱量。有保溫作用。為人體內安靜時的能量來源。過多脂肪,除與疾病如高血脂、動脈硬化有關之外,脂肪堆積過多,體重增加將增加能量(氧)的消耗與心臟負擔以及增加夏天體溫散發的困難度等負面作用。因此體脂肪太多不利於身體動作。脂肪代謝率可因攝取咖啡而增加,但咖啡飲用過多將導致失眠、不寧、耳鳴、心臟的期外收縮,並刺激中樞神經系統等。不得不注意。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脂肪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