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嘉年華會熊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Fastnachtsbar
作者: 高麗娟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節慶名。字面上即「節慶熊」之意;或稱為「四旬齋熊之夕」。此為德國巴伐利亞(Bavaria)及捷克波西米(Bohemia)鄉間的節慶活動,基督宗教有一重要節期稱為「四旬齋」(Lent),其指自聖灰日(Ash Wednesday)起算至復活節的四十日長齋,約為三、四月之間;而「嘉年華會熊」之歌舞遊行活動則為四旬齋前三日,稱為「懺悔期」(Shrovetide)節日中的活動。此時,大都由鄉間年輕男子引著扮成熊型的男童遊街,此「熊」自頭至足飾以豌豆藤,且全身以草繩包裹著。大夥引著「熊」在村中一戶接著一戶歌舞行進。如在來特莫瑞茲(Leitmeritz)等地,「嘉年華會熊」戴著熊面具,與家戶中的女士們共舞,且飲酒祝福居家平安,這「熊」及其隨從會得到住戶提供賞錢及佳餚相待。遊街活動結束,此行人往客棧與村民會合,再度跳舞助興,整個活動尤以「懺悔日」(Shrove Tuesday)當日,即「聖灰日」前一日為高潮,人人舞蹈終夜。
參照:
W. G. Raffe《Dictionary of the Dance》1964.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嘉年華會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