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雷歐堤,溫憲佐 - 教育百科
嘉 | |
雷 | |
歐 | |
堤 | |
, | |
溫 | |
憲 | |
佐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Galeotti, Vincenzo (1733-1816) |
作者: | 張麗珠 |
日期: | 2004年11月 |
出處: | 舞蹈辭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義大利的舞者、編舞家及芭蕾教師。1733年生於佛羅倫斯(Florence),1816年卒於哥本哈根(Copenhagen);學舞於義大利,曾在歐洲許多舞團擔任舞者。1765年至1769年回威尼斯(Venice)發展,編出數齣歌劇芭蕾及幕間舞。1769年至1770年在倫敦國王劇院(London King´s Theatre)擔任舞者,1770年至1775年再返回威尼斯擔任聖摩易斯劇團(San Moise Theatre)之芭蕾教師。此後即移居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時,為丹麥皇家芭蕾舞團(Royal Danish Ballet)立下基礎;嘉氏深受諾威爾(Noverre, 1727-1810)及安吉歐里尼,卡斯彼洛(Angiolini, Gaspero 1731-1803)等人之影響,對劇情芭蕾(Ballet d´action)的理念情有獨鍾,而成為斯堪地那維亞地區(Scandinavian)國家芭蕾舞界,處理浪漫主義主題的第一人。代表作品有:《被遺棄的黛朵》(Dido Abandoned, 1777)。晚年之作品則有《Telemachus on the Island of Calypso 1792》,《安妮特與盧賓》(Annette and Lubin, 1797)、《拉格沙》(Lagertha, 1801)、《Inez de Castro, 1804》、《羅密歐與茱麗葉》(Romeo and Juliet, 1811)以及《麥克貝斯》(Macbeth, 1816)。其作品多數採用克勞斯.沙爾(Claus Schall, 1757-1835)的音樂。最受歡迎的芭蕾作品為《小愛神的奇想與芭蕾教師》(The Whims of Cupid and the Ballet Master, 1786)。此舞的編製歷久猶存,現今仍是丹麥皇家芭蕾舞團的演出舞碼。 |
|
參照: Horst Koegler《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Ballet》1987、Martha Bremser Ed《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Ballet》1993.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_嘉雷歐堤,溫憲佐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