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洗然 - 教育百科
ˇ
ˊ
  • 漢語拼音 xiǎn rán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xiǎn rán
解釋:
1.肅敬莊嚴的樣子。《文選.潘岳.夏侯常侍誄》:「子乃洗然,變色易容。」
2.恬靜安適的樣子。《文選.潘岳.為賈謐作贈陸機詩》:「吾子洗然,恬淡自逸。」唐.杜甫〈營屋〉詩:「洗然順所適,此足代加餐。」
3.明朗清晰,有條不紊的樣子。《新唐書.卷一二七.張嘉貞傳》:「循憲召見,咨以事。嘉貞條析理分,莫不洗然。」唐.司空圖〈月下留丹灶詩.序〉:「跡雖顯奇,道必體正,故為物怪之所中者。見之莫不洗然。」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洗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