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國際標準組織軟片感光度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Film Rating
作者: 朱則剛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軟片感光度是特定的標準組織就軟片對光線敏感程度所設定的特定標示方法。不同的軟片所需要的曝光量不同,有的軟片對光線較敏感,只需要微量的光線即可記錄合宜的影像;有些軟片對光線的敏感程度則較弱,需要較強的光線才可獲得理想的影像。換言之,有些軟片感光度較高,有些感光度較低。
  國際標準組織的前身為美國標準協會(American Standard Association, ASA)。美國標準協會軟片感光度是美國標準協會所設定的軟片感光度標示方法,以ASA數值表示,普遍為世界各國所採用,又稱為美制軟片感光度。但在歐洲由德國標準組織(Deutsche Industrie Norm, DIN)所設定的歐制軟片感光度標示方法DTN亦同時並行。因此,自一九八○年起美國標準協會更名為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ISO)之際,即將原先的美制ASA及歐制DIN二種軟片感光度的標準,前後並列於新的ISO標示方法中,例如ISO 100 / 21°即為原先的ASA 100與DIN 21°之並列。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國際標準組織軟片感光度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