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多輻毛細星 - 教育百科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生物資訊
中文名: 多輻毛細星
英文名: Capillaster multiradiatus
描述:
英名Featherstar。中背板為盤形,背部平坦或稍微內凹,直徑約為0.4公分,中央常有一淺窩。卷枝窩生在中背板的邊緣,排列不規則。卷枝15至25根,一般為20根。每根卷枝由20至24節所構成,起首3至4節的寬為長的2倍,第5或第6節為過渡節,從過渡節起,各節的背側外緣有帶細齒的橫脊,此脊以後形成V形,具有一個大的中央齒和每邊2個小側齒;到卷枝末端,側齒漸減弱,中央齒發達,成為明顯的背棘。輻板被中背板所掩蓋,輪廓不清楚。腕臂的數目為18至24個,長10至12.5公分。腕板除了起始的3塊之外,其餘腕板的外緣均帶有細刺。腕在第20節附近顯然比較粗壯。活體常呈暗褐色、黃褐色或紅褐色,或在棕色的羽片上表面有白色斑點,小羽片也可能是全部棕色或幾乎全部呈白色,或有棕色和白色的區塊。
分布:
本種廣泛分佈於印度─西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馬達加斯加、紅海、馬爾地夫、印度、斯里蘭卡、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南中國海、臺灣、日本、新幾內亞、澳洲等地區,在南中國海很普通,臺灣地區分佈於車城海口、小琉球等地,不常見。
作者: 陳育賢
授權方式: 創用CC
資料來源: 中研院臺灣生命大百科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