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兒童天性研究〕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tudy of Child Native]
作者: 馮朝霖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兒童天性研究〕是美國心理學家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 1846~1924)關於兒童心理研究的著作。霍爾被公認為兒童心理學及教育心理學的奠基者。在霍爾從事兒童天性研究之前,對此方面作系統性研究的較少;在幼兒發展(Infant Development)領域中絕無僅有的幾項研究成果,一是達爾文(Charles Robert Darwin, 1809~1882)在一八七七年出版的〔嬰兒略傳〕(A Biographical Sketch of an Infant);另一是德國的心理學家勃雷爾(Preyer),在一八八○年出版一本對兒童有系統性的觀察的著作〔兒童的心靈〕(The Mind of the Child)。霍爾在這方面的研究,可說後來居上。
  霍爾首先於一八八○年做了一項研究,題目是〔入學時期兒童心智的內容〕(Contents of Children's Mind on Entering School)。其後在他擔任克拉克大學(Clark University)校長期間,開始出版〔教育研討〕(The Pedagogical Seminary)刊物,其中大部分都是從新的觀點來探討兒童及教育方面的文章。繼此,霍爾在克拉克大學的一位學生崔西(Frederick Tracy)出版〔兒童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Childhood)。從此以後,兒童研究的活動快速地成熟發展;美國各地成立了許多兒童研究的團體,類似的活動也在歐洲國家中展開。霍爾被視為當時兒童天性研究及發展的領導人,他不僅自己發表許多論文,而且有許多研究亦係由他的學生持續進行。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兒童天性研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