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刻鵠類鶩 - 教育百科
ˋ
ˊ
ˋ
ˋ
  • 漢語拼音 kè hú lèi wù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kè hú lèi wù
解釋:
雖然雕不成天鵝,尚類似野鴨。語本漢.馬援〈誡兄子嚴敦書〉:「效伯高不得,猶為謹敕之士,所謂刻鵠不成尚類鶩者也。」比喻仿效雖欠逼真,但仍近似。《幼學瓊林.卷四.鳥獸類》:「刻鵠類鶩,為學初成。」亦用以比喻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比興》:「故比類雖繁,以切至為貴,若刻鵠類鶩,則無所取焉。」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刻鵠類鶩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畫虎成犬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