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寶貝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bǎo bèi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o bèi
解釋:
  1. 動物名。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棲於海濱岩礁,殼可作裝飾用。
  2. 貴重的物品。
    【例】這些書是她的寶貝,任何人都不可擅動。
  3. 特別寵愛或想念的人。常用來稱呼兒女或戀人。
    【例】媽媽常說我是她的心肝寶貝。
  4. 謔稱機靈逗趣的人。
    【例】他是我們班上的寶貝,常逗大夥兒開心。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寶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關連字詞
相反詞: 2.廢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o bèi
解釋:
1.貴重的物品。《文選.木華.海賦》:「豈徒積太顛之寶貝,與隨侯之明珠。」《老殘遊記》第七回:「你們家裡那些書是些甚麼寶貝?可叫我們聽聽罷咧。」
2.特別寵愛或想念的人物。常用來稱呼兒女或戀人。《紅樓夢》第九回:「他雖沒這造化,倒也是嬌生慣養的呢。我姨爹姨娘的寶貝。」
3.謔稱機靈逗趣的人。如:「他是我們班上的寶貝,常逗大夥兒開心。」
4.動物名。軟體動物門腹足綱,棲於海濱巖礁,殼可作裝飾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寶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ó-puè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珍貴的物品。
  2. [[名] ] 特別疼惜、寵愛的人。常用來稱呼兒女或戀人。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寶貝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寶貝
相反詞 垃圾、廢物、蔽屣、孽種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