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者誘發策略 - 教育百科
實 | |
驗 | |
者 | |
誘 | |
發 | |
策 | |
略 |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 Experimenter lnduced Strategy |
作者: | 張景媛 |
日期: | 2000年12月 |
出處: | 教育大辭書 |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使用學習策略中的精緻化策略有兩種情形存在,一是由實驗者設計某個心像後提供給學習者學習,並要求學習者只用該心像來將配對的材料加以記憶(參見「實驗者外加策略」);另一個情形則是教導學習者自己產生學習策略,運用視覺心像或語文心像來聯結需要配對的材料 ,這種方法稱之為 「實驗者誘發」。瑞斯(H.W. Reese)一九七七年的研究指出:實驗者外加心像有助於幼稚園或小學低年級兒童的學習;而實驗者誘發心像則較有助於高年級學生或成人的學習。年幼的兒童因自己尚無法運用策略來幫助學習,因此需要較多的支持與協助;而年紀較大的兒童可以自己產生心像,如果實驗者還是一直提供策略時,可能反而對學習者形成干擾,有礙學習者的學習表現。適時的教導學習者適當的策略,有助於學習者的學習表現。 |
|
資料來源: | 國家教育研究院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