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嵬峨 - 教育百科
ˊ
ˊ
  • 漢語拼音 wéi é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wéi é
解釋:
1.高大聳立的樣子。唐.儲光羲〈終南幽居獻蘇侍郎三首時拜太祝未上〉詩三首之一:「朝日懸清泉,嵬峨宮殿明。」唐.柳泌〈玉清行〉:「嵬峨丹鳳冠,搖曳紫雲裾。」也作「巍峨」。
2.醉酒的樣子。取醉倒不動如山之意。唐.白居易〈春盡日天津橋醉吟偶呈李尹侍郎〉詩:「水邊行嵬峨,橋上立逡巡。」《太平廣記.卷一七三.盧思道》:「武陽太守盧思道,常曉醉。於省門,見從姪賁。賁曰:『阿父何處飲來,凌晨嵬峨。』」也作「巍峨」。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嵬峨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相似詞 嵬巍、巍峨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