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鍤 - 教育百科
ˊ
  • 部首 ㄐㄧㄣ
  • 部首外筆畫 9
  • 總筆畫 17
  • 漢語拼音 chá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chá
解釋:
[名]
1.縫衣用的長針。《說文解字.金部》:「郭衣鍼也。」清.段玉裁.注:「郭衣皆謂恢廓張衣於版,以鍼密韱其週使伸直,今之治裘者,正如此是曰郭衣,其鍼曰鍤。」
2.即鍬。挖土的工具。如:「利鍤」。漢.劉熙《釋名.釋用器》:「鍤,插也。插地起土也。」《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父子兄弟負籠荷鍤。」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hi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挖、掘、鑿。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鍤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縫衣長針。《說文解字.金部》:「鍤,郭衣鍼也。」清.段玉裁.注:「張衣於版,以鍼密韱其週使伸直,今之治裘者,正如此是曰𩫏(郭)衣,其鍼曰鍤。」《玉篇.金部》:「鍤,長鍼也。」

2.即鍬。挖土之工具。同「臿」。《龍龕手鑑.金部》:「鍤,鍬也。」《廣韻.入聲.洽韻》:「臿、疀,郭璞云:『皆古鍬、鍤字』。」漢.劉熙《釋名.釋用器》:「鍤,插也。插地起土也。」《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上》:「父子兄弟負籠荷鍤,馳之南陽。」漢.王充《論衡.效力》:「鑿所以入木者,槌叩之也;鍤所以能撅地者,跖蹈之也。」

注音: ㄔㄚ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鍤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