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場 - 教育百科
| 後 | |
| 場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
簡介: 後場樂師是道教儀式中很重要的角色,透過他們不僅讓道士的唱腔更顯豐富、出色,也讓儀式的環境增添音樂性,使置身其中的信眾更感儀式的莊嚴、殊勝。 後場又分為文場和武場,文場為旋律性的樂器,如:胡琴、嗩吶等管絃樂器,設於道壇的龍邊;武場為節奏性的樂器,如:鼓、鑼、鈔等打擊樂器,設於道壇的虎邊。 |
||
|
知識 1: 其他 |
||
| 學域-大分類: | 人類-台灣漢人民間信仰 | |
| 紀錄類別: | 台灣漢人民間信仰知識單元 | |
| 功能用途: | 祭祀 | |
| 文化區: | 台灣 | |
| 族群: | 漢﹝Han﹞ |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後場 | ||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
| 音讀: |
āu-tiûnn
|
解釋:
|
|
| 詞條來源: | 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_後場 |
| 授權資訊: |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
貓頭鷹博士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