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夾帶 - 教育百科
ˊ
ˋ
  • 漢語拼音 jiá dài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á dài
解釋:
  1. 夾藏在身上或混雜在其他物品裡暗中攜帶。
    【例】夾帶毒品、夾帶小抄
  2. 攙雜、攜帶。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夾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jiá dài
解釋:
1.藏帶禁物,意圖蒙混過去而不被發現。《宋史.卷一八二.食貨志下四》:「許客用私船運致,仍嚴立輒踰疆至夾帶私鹽之禁。」元.無名氏《抱妝盒》第二折:「那裡聽得你這巧言令色,待我揭開盒兒,看個明白,果然沒有夾帶,我纔放你出去。」
2.考生入場應試,暗藏資料作弊。《六部成語註解.禮部》:「夾帶:以文章夾入衣物之中以圖抄寫,徼幸如此入場,謂之夾帶。」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五一齣:「則這陳秀才夾帶一篇海賊文字,到中得快。」
3.夾雜。《紅樓夢》第一回:「這一干風流冤家尚未投胎人世,趁此機會就將此蠢物夾帶於中。」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夾帶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