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忠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ㄗㄨㄛˋㄕˋㄔˋㄔㄥˊㄑㄧㄝˇㄐㄧㄣˋㄒㄧㄣㄐㄧㄣˋㄌㄧˋㄖㄨˊ:「ㄓㄨㄥㄒㄧㄣ」、「ㄓㄨㄥㄔㄥˊ」、「ㄓㄨㄥㄕˊ」、「ㄨㄟˋㄍㄨㄛˊㄐㄧㄣˋㄓ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忠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ōng
解釋:
  1. 盡心誠意待人處事的美德。
    【例】盡忠、效忠
  2. 盡心做事。
    【例】忠君愛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ōng
解釋:
[名]
1.盡心誠意待人處事的美德。如:「盡忠職守」、「效忠」。《左傳.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
2.姓。如漢代有忠譚。
[動]
盡心做事。如:「忠君愛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iong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名] ] 竭盡心力、真誠無私的美德。
反義詞: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忠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盡心竭力、忠誠無私。如:「忠君愛國」、「忠言」。《說文解字.心部》:「忠,敬也。」《論語.學而》:「為人謀而不忠乎?」《漢書.卷六七.楊胡朱梅云傳.梅福》:「若此,則天下之士發憤懣、吐忠言,嘉謀日聞於上。」《警世通言.卷三四.王嬌鸞百年長恨》:「孫九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伺候到次早,纔覷個方便,寄得此詩於明霞。」

2. 盡心誠意待人處事的美德。如:「盡忠職守」、「效忠」。《左傳.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楚辭.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知盡忠而蔽鄣於讒。」

3. 姓氏。如漢代有忠譚。

注音: ㄓㄨ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忠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