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彈性應變能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elastic strain energy
作者: 黃健生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當結構桿件承受負載產生應變,如果將負載慢慢地移去,桿件將縮短而部分或全部地恢復至原來長度,主要是依據負載是否超越單位彈性限;因此此種卸載過程中,部分或所有應變能將轉換為功,如圖所示,在負載過程中,其負載所作的功等於曲線下的面積,即是OABCDO所包圍的面積,當移去負載時,如B點超彈性限,負載一撓度圖沿BD線產生一永久變形OD,所以在卸載過程中,可恢復的應變能為三角形BCD,此可恢復的應變能稱為彈性應變能。而使桿件產生永久變形所損失的應變能,稱為非彈性應變能(inelastic strain energy)。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彈性應變能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