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窒 - 教育百科
ˋ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ㄗㄨˇㄙㄜˋㄖㄨˊ:「ㄓˋㄒㄧˊ」、「ㄓˋㄞˋㄅㄨˋㄊㄨㄥ」。
  2. ㄧˋㄓˋㄖㄨˊ:「ㄔㄥˊ忿ㄈㄣˋㄓˋㄩ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窒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ì
解釋:
  1. 阻塞。
    【例】窒息、窒礙不通
  2. 抑制。
    【例】懲忿窒慾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ì
解釋:
[名]
1.阻塞、充填。如:「窒息」。《呂氏春秋.季秋紀.季秋》:「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窒。」明.張居正〈辛未會試程策〉:「下流壅則上溢,上源窒則下枯。」
2.抑制、停止。《易經.損卦.象曰》:「君子以懲忿窒慾。」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hat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塞。把孔洞或縫隙堵起來。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窒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填塞。《說文解字.穴部》:「窒,塞也。」《詩經.豳風.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戶。」

2. 阻塞不通。《呂氏春秋.季秋紀.季秋》:「季秋行夏令,則其國大水,冬藏殃敗,民多鼽窒。」明.張居正〈辛未會試程策〉:「下流壅則上溢,上源窒則下枯。」

3. 無法呼吸。如:「窒息」。《莊子.達生》:「至人潛行不窒,蹈火不熱,行乎萬物之上而不慄。」

4. 抑制、停止。《易經.損卦》:「《象》曰:君子以懲忿窒慾。」唐.陳鴻〈長恨傳〉:「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於將來者也。」

注音: ㄓ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窒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