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漢語手指字母方案](大陸地區)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徐輝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漢語手指字母方案是大陸地區一種用手指指勢表示漢語拼音字母的單手指語指式。由中國聾啞人福利會邀請語言學家、文字學家、心理學家、聾啞教育與科研工作者共同研究,於一九五八年創立。經四年的試用之後,於一九六三年由內務部、教育部及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公布實施。該方案共六條,其中用三十個不同的指式,代表漢語拼音方案中的二十六個字母和四組雙字母;使用時打出不同指式即拼出不同的字、詞,從而組成手指語言。其特點為:(1)按音素規定指式,無複合韻母指式,因而數量較少;(2)指式簡單清晰,易於拼打和分辨;(3)多數指式模擬大寫的拉丁字母圖形,如C、E、K等,能與一些國家的指式相同;還有一些指式沿用了大陸流行的手勢動作,因而便於聾啞人記憶和聯想。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漢語手指字母方案](大陸地區)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