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搔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ㄧˇㄓˇㄐㄧㄚˇㄏㄨㄛˋㄑㄧˋㄨˋㄑㄧㄥㄑㄧㄥ˙ㄉㄜㄓㄨㄚㄍㄨㄚㄖㄨˊ:「ㄙㄠㄧㄤˇ」、「ㄙㄠㄊㄡ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搔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o
解釋:
  1. 以指甲或器物輕輕的抓、刮。
    【例】搔癢、搔頭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āo
解釋:
[動]
1.以指甲或器物輕輕抓刮。如:「搔癢」、「搔爬」。唐.杜甫〈春望〉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擾亂、騷動。通「騷」。《淮南子.兵略》:「貪昧饕餮之人,殘賊天下,萬人搔動。」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搔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以指甲或器物輕輕括拭。如:「搔癢」、「搔爬」。《說文解字.手部》:「搔,括也。」《詩經.邶風.靜女》:「愛而不見,搔首踟躕。」漢.焦延壽《易林.卷十.蹇之革》:「頭癢搔跟,無益於疾。」唐.杜甫〈春望〉詩:「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 擾亂、騷動。通「騷」。《淮南子.兵略》:「貪昧饕餮之人,殘賊天下,萬人搔動。」《西遊記》第一回:「那童子出得門來,高叫道:『甚麼人在此搔擾?』」

注音: ㄙㄠ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搔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