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壯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ㄕˋ
  • 部首外筆畫 4
  • 總筆畫 7
  • 漢語拼音 zhuàng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ㄑㄧㄤˊㄐㄧㄢˋㄖㄨˊ:「ㄐㄧㄢˋㄓㄨㄤˋ」、「ㄑㄧㄤˊㄓㄨㄤˋ」、「ㄩㄥˇㄓㄨㄤˋ」、「ㄋㄧㄢˊㄑㄧㄥㄌㄧˋㄓㄨㄤˋ」。
  2. ㄒㄩㄥˊㄨㄟˇ˙ㄉㄜㄨㄟˇㄉㄚˋ˙ㄉㄜㄖㄨˊ:「ㄓㄨㄤˋㄐㄩˇ」、「ㄓㄨㄤˋㄍㄨㄢ」、「ㄓㄨㄤˋㄎㄨㄛˋ」、「ㄓㄨㄤˋㄓˋㄨㄟˋㄔㄡˊ」。
  3. ㄗㄥㄑㄧㄤˊㄖㄨˊ:「ㄓㄨㄤˋㄉㄢˇ」、「ㄓㄨㄤˋㄕㄥㄕˋ」。
  4. ㄓㄨㄤˋㄋㄧㄢˊㄓˇㄙㄢㄙˋㄕˊㄙㄨㄟˋ˙ㄉㄜㄕˊㄑㄧˊㄖㄨˊ:「ㄊㄚㄓㄥˋㄓˊㄓㄨㄤˋㄋㄧㄢˊ。」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壯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àng
解釋:
  1. 強盛、剛健。
    【例】強壯、健壯、年輕力壯
  2. 雄豪。
    【例】壯志、壯士、豪言壯語
  3. 擴張、增加。
    【例】壯大聲勢、借酒壯膽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zhuàng
解釋:
[形]
1.強盛、強健。《史記.卷一一一.衛將軍驃騎傳》:「右賢王驚,夜逃,獨與其愛妾一人、壯騎數百馳,潰圍北去。」
2.雄豪。如:「壯志」、「豪言壯語」。《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拔劍割肉,壹何壯也!」
[動]
1.擴大。如:「壯大聲勢」、「借酒壯膽」。
2.讚許、欽服。唐.韓愈〈新修滕王閣記〉:「及得三王所為序賦記等,壯其文辭,益欲往一觀而讀之,以忘吾憂。」
[名]
1.人到三、四十歲的時期稱為「壯」。《禮記.曲禮上》:「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
2.農曆八月的別名。參見「壯月」條。
3.姓。如春秋時晉國有壯馳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tsò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壯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