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牲 - 教育百科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
注音:
解釋:
  1. ㄋㄧㄡˊㄧㄤˊㄇㄚˇㄉㄥˇㄐㄧㄚㄔㄨˋㄖㄨˊ:「ㄕㄥㄔㄨˋ」、「ㄕㄥㄎㄡˇ」。
  2. ㄐㄧˋㄙˋㄩㄥˋ˙ㄉㄜㄐㄧㄚㄔㄨˋㄖㄨˊ:「ㄙㄢㄕㄥ」、「ㄕㄥㄌㄧˇ」。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小字典_牲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ēng
解釋:
  1. 祭祀時所用的家畜。
    【例】犧牲、三牲
  2. 泛指牛、羊、豬、馬等一般的家畜。
    【例】牲口、畜牲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shēng
解釋:
[名]
1.祭祀時所用的家畜。如:「三牲」。
2.泛指牛、羊、豬、馬等一般的家畜。如:「牲口」、「畜牲」。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senn/sinn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解釋:
音讀: sing
屬性: 單字不成詞者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牲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古代用以祭祀之全牛。《說文解字.牛部》:「牲,牛完全。」《左傳.僖公三十一年》:「禮不卜常祀,而卜其牲曰牛,卜日曰牲。」《穀梁傳.哀公元年》:「全曰牲,傷曰牛,未牲曰牛。其牛一也,其所以為牛者異。」

2. 祭祀時所用之家畜。如:「三牲」。《說文解字.牛部》:「牲,牛完全。」清.段玉裁.注:「牲,引申為凡畜之稱。」《玉篇.牛部》:「牲,三牲:牛、羊、豕。」《周禮.天官.膳夫》:「凡王之饋,食用六穀,膳用六牲。」漢.鄭玄.注:「六牲:馬、牛、羊、豕、犬、雞也。」

3. 泛指牛、羊、豬、馬等一般之家畜。如:「牲口」、「畜牲」。

注音: ㄕㄥ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牲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閩南語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