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塑性指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Plastic Index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液限與塑限值的差,即為塑性指數(plastic index或plastic number),代表土壤塑性的含水量範圍。塑性指數愈大,表示土壤之塑性愈強。一般土壤塑性的上限與下限,均以土壤乾重之水分含量百分比表示之,上、下兩限水分含量數值間之差異稱之為塑性係數。塑性下限:土壤-水體系,恰好表現固體性質,亦即云,當施加外力於物體上時,剛剛不能變形,再施加較大外力時,則表現分散或破碎之狀態。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塑性指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基本資料
英文: plastic index
作者: 洪如江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土壤液限(LL)與塑限(PL)之數值差,稱為該土壤之塑性指數。土壤之塑性指數愈大者,塑性(俗稱粘性)愈大。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塑性指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