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大學教授資格(德國)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Habilitation (Germany)
作者: 嚴翼長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德國大學教授資格的獲得是根據大學各學院或各學群(fachbereich)的大學教授資格甄試規程(habilitationsordnung)的規定。申請教授資格甄試的先決條件是具有博士學位,並且呈繳一篇頗有分量的教授資格論文(habilitationschrift),相當分量的其他著作或數篇較短的論著(kumulative habilitation)。論文經審查通過後,申請人必須兩次在學院或學群舉辦的研討會中發表學術演講,按著舉行討論(kolloquium),最後還要另擇日期舉行公開的試教(probevorlesung)。經評定及格後才能獲得私講師(privatdozent)的地位,有權利並且必須在大學裡授課,等待有缺時才能獲得大學教授的職位。
  這種甄試過程從一九六七年開始有放寬的趨勢。有關方面正在研究改革教授資格甄試的辦法,如:承認優等的博士論文為教授資格論文等。在一九六○及七○年代各邦通過[大學法](Hochschulgesetze)中有的已經放棄大學教授資格甄試為任教職的必要條件。但是在就業機會稀少情況下,獲得大學教授資格者當然會占優勢。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大學教授資格(德國)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