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擺撥 - 教育百科
ˇ
  • 漢語拼音 bǎi bō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ǎi bō
解釋:
1.擱下不管。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政事》:「望卿擺撥常務,應對玄言,那得方低頭看此邪?」
2.安排、處理。明.高明《琵琶記.五娘吃糠》:「萬苦千辛難擺撥,力盡心窮兩淚空流血。」《二刻拍案驚奇》卷七:「商量已定,也都是呂使君擺撥。一面將棺柩厝頓停當,事體已完。」也作「擺劃」。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擺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
音讀: pái-puah
屬性: 主詞目
解釋:
  1. [[動] ] 擺平。常用於祈求神明解除災禍。
  2. [[動] ] 借錢來周轉。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_擺撥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