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斜率撓度法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slop deflection method
作者: 李常聲
日期: 2002年12月
出處: 力學名詞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本法為求解靜不定梁與剛架(Static indeterminate beam and rigidframe)的一種便捷方法。任一梁段ab受力變形後,兩端點a、b產生斜角θa、θb;a、b點產生相對變位Δ。梁段兩端所生之端點彎矩Mab、Mba與θa、θb、Δ以及梁段所受外力有關,經推導後可得如下之斜角撓度方程式:
  
  式中,N表近端;F表遠端;EI為梁斷面之撓曲剛度;FEM為梁段兩端視為固定端時,因實際載重產生的近端固定端彎矩。以本法求解靜不定結構時,各構件端點彎矩均根據上述方程式列出,然後考慮節點彎矩之平衡,及整體結構之平衡,可獲得足夠之聯立方程式來求解未知數θa, θb, Δ等,最後再代入各端點彎矩的斜率撓度方程式,便可求得各端點彎矩,俟端點彎矩求出後,原靜不定結構已成為靜定結構了。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斜率撓度法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