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布瑞頓,班傑明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Britten, Benjamin (1913-1976)
作者: 李小華
日期: 2004年11月
出處: 舞蹈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人名。英國作曲家、鋼琴家。生於薩佛克(Suffolk)省Lowestoft鎮。倫敦皇家音樂學院畢業。他是英國近代非常優秀傑出的作曲家之一。他與英國當代重要的詩人交往,並和文學家,影劇製作人及設計家合作,作品很受樂迷的喜愛。曾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士舉行多場義演,並與詩人歐文(Wilfred Owen)合作譜寫《戰爭安魂曲》(War Requiem)。他還參與音樂教育的電影製作,寫了一首非常著名的管弦樂欣賞示範,《浦賽爾主題變奏 ── 青少年管弦樂引導》(Variation on a Theme of Purcell)。他的作品風格受馬勒(G. Mahler, 1860-1911)及甘美朗音樂、文學及12音列的影響,介乎傳統與現代之間,但和聲之運用仍是以古典形態為主幹。與舞蹈有關的重要作品:《晚間音樂組曲》(Soirées Musicales Suite, 1934),編舞巴蘭欽(G. Balanchine, 1941)、多洛爾(W. Dollor, 1961)。《F. Bridge 主題變奏》(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Frank Bridge, 1937),編舞麥克米藍(K. Mac millan, 1957)、克麗斯汀森(L. Christensen, 1942)。《燈飾》(Les Illuminations, 1939),編舞阿胥頓(F. Ashton, 1950)。《集中注意於左手的樂曲》(Diversions for Left Hand, 1940),編舞曼恩(H. von Manen, 1959)。《晨間音樂組曲》(Martinées Musicales Suite, 1941),編舞多洛爾(1941)。《浦賽爾主題變奏》(Vaviation on a Theme of Purcell, 1946),編舞阿胥頓(1955)。《阿爾伯特.賀寧》(Albert Herring, 1947),編舞阿胥頓(1949)。《榮耀頌》(Gloriana, 1952-53),編舞麥克米藍(K. Macmillan, 1977)。《巴格達王子》(The Prince of Pagodas, 1956),編舞克麗斯汀森(1957)、柯蘭可(J. Cranko, 1960)。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