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星斑蛺蝶 - 教育百科
紅 | |
星 | |
斑 | |
蛺 | |
蝶 |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知識單元
簡介: 紅星斑蛺蝶 Hestina assimilis formosana (Moore, 1896) Hestina assimilis formosana (Moore, 1896) 紅星斑蛺蝶,又名紅斑脈蛺蝶、紅星胡麻斑蝶、黑脈蛺蝶、紅環蛺蝶、紅珠蛺蝶。 本種翅的斑紋有些許類似青斑蝶類,但其後翅亞外緣與臀區的四枚鮮紅圓斑,可與其他斑蝶與蛺蝶區辨。卵綠色,球形,表面有縱走脊。幼蟲頭部綠色,具一對鹿角分叉的角狀突起,體色則為綠色,表面密佈細小瘤點,背部中央有四對鱗狀的突起,其中的第三對相當明顯。蛹為懸蛹。成蟲前翅長約37-44 mm。雄蝶雙翅背面底色皆為黑褐色,各翅室基部有淡綠色調之白色斑紋,外緣則有弧狀排列的點狀斑;後翅亞外緣到臀區有四枚紅色圓斑。翅腹面與背面斑紋雷同。雌蝶與雄蝶非常類似,唯體型較大。 本種為中型蝶類。H. assimilis (L.)分布於西藏、華北、華中、華東、華南、台灣、朝鮮半島與日本南方離島,被區分為3個亞種,分布於台灣的族群被認為是特有亞種,普遍分布於全島低海拔山區。為一年多代物種,以幼蟲休眠越冬。除花蜜、樹液外,成蟲也吸食動物糞便與腐敗水果的汁液。幼蟲的食草為榆科的朴樹與石朴。蛹懸吊於寄主植物葉片或小枝條下(濱野,1986﹔李與張,1988;張,1999;徐2002)。 |
|
知識 1: 皆陸生 |
|
資料來源: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_紅星斑蛺蝶 | |
世界地理分布: | 臺灣 |
中文亞科名: | 閃蛺蝶亞科 |
中文亞綱名: | 有翅亞綱 |
中文族名: | 閃蛺蝶族 |
中文界名: | 動物界 |
中文目名: | 鱗翅目 |
中文科名: | 蛺蝶科 |
中文綱名: | 昆蟲綱 |
中文總科名: | 鳳蝶總科 |
中文門名: | 節肢動物門 |
學域-大分類: | 動物-昆蟲類 |
拉丁亞科名: | Apaturinae |
拉丁亞種名: | formosana |
拉丁亞綱名: | Pterygota |
拉丁屬名: | Hestina |
拉丁族名: | Apaturini |
拉丁界名: | Animalia |
拉丁目名: | Lepidoptera |
拉丁科名: | Nymphalidae |
拉丁種小名: | assimilis |
拉丁綱名: | Insecta |
拉丁總科名: | Papilionoidea |
拉丁門名: | Arthropoda |
授權資訊: |
授權請洽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相關業務聯絡人:謝玉鈴小姐 04-23226940*786 ling@nmns.edu.tw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