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筆削 - 教育百科
ˇ
ˋ
  • 漢語拼音 bǐ xuè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bǐ xuè
解釋:
筆,記載。削,刪除。古代用竹簡記載文字,有所更改就用書刀刮削,所以稱為「筆削」。語本《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後用作請人修改詩文的敬稱。《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蓄筆削之刑,懷輕重之意。」唐.韓愈〈讀荀〉:「孔子刪詩書,筆削春秋,合於道者著之,離於道者黜去之。」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筆削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