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最大可能數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Most Probable Number; MPN
日期: 2002年2月
出處: 環境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以二項分配(Binomial Distribution)推演至連續分配所導出的卜桑分佈(Poisson Distribution)為基礎所建立的統計應用表格。常用的最大可能數表格是以3個連續十倍稀釋系列,每個稀釋系列作5次植菌,培養後觀察正反應的數目,再利用最大可能數表查出微生物之最大機率所出現的數目,MPN/ 100mL,此值並非絕對,而是最有可能的值。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附有此表格。環工上,使用多管醱酵法測大腸菌類密度時,先作一系列的十倍稀釋,再從每個稀釋取1mL加入無菌培養液內,重覆5次。35℃培養24小時後,觀察各個稀釋系列產氣正反應的數目,再依MPN表格查出MPN/ 100mL大腸菌密度。亦可使用Thoma's simple formula:
  
  MPN表格亦可應用在其他細菌計數上。由於加入無菌培養液的1mL樣品只要含有1大腸菌類,即可達成正反應,故本法需要大量稀釋才能獲得有意義的結果,最高MPN/ 100mL值小於1600/ 100mL。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最大可能數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