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紮根理論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英文: grounded theory
作者: 葉乃靜
日期: 2012年10月
出處: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紮根理論是一種質化研究方法,經由系統化的資料搜集,並用歸納的方式對現象加以分析整理,希望以由下而上的方式,發掘反映社會現象的新理論。因此,紮根理論並不是先有一個理論然後去證實它;而是,先有一個待研究的領域,然後自此領域中產生出概念和理論。紮根理論資料分析包含三個層次:開放性譯碼、主軸譯碼、選擇性譯碼。開放性譯碼指的是研究者逐字的閱讀訪談謄錄稿,並經由謄錄稿中每一段落的前後文字,或是不同段落文字的分析、比較、檢視,以抽象化的概念為某段文字命名。待全文析分出概念後,再將概念分類,並以抽象程度更高的名詞,為某一群概念命名,即所謂的「範疇」。「概念」和「範疇」是開放性譯碼最主要的任務,接著再析分出每一範疇的性質和面向。主軸譯碼即將分析現象的因果條件、背景脈絡、中介因素、行動策略和結果整合起來。可以說將範疇以邏輯結構予以整合,研究者可以據此以故事來展現研究結果。選擇性譯碼指的是發展研究結果的核心範疇,即故事線,以此整合其他的範疇,完整舖陳研究結果。Glaser, B. G. & Strauss, A.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and applying grounded theory.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American tradition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Vol. 2.). Sage publications.
參考資料:
Glaser, B. G. & Strauss, A. (1967). The discovery of grounded theory and applying grounded theory.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The American tradition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Vol. 2.). Sage publications.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紮根理論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會員投稿&教育Wiki
教育Wiki
時間
版本內容
投稿者
2014年
教育Wiki

會員投稿
我要投稿連結圖示
您查詢的詞條還尚未有會員貢獻內容,若您有注音、釋義或圖片,歡迎透過會員上傳分享給教育百科, 我們將審查上架您貢獻的詞條,供其他使用者參閱。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