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仁者敬人有道 - 教育百科
國家教育研究院辭書
基本資料
作者: 張鍠焜
日期: 2000年12月
出處: 教育大辭書
辭書內容
名詞解釋:
  「仁者敬人有道」是說仁者對人的恭敬有原則也有分寸;語出於〔韓詩外傳.卷六〕。仁者對人總是態度恭敬,但對不同的人則有不同的恭敬方式。對賢德的人,是喜愛、親近地恭敬,也可說是愛敬;對品行不好的人,離他恭敬有禮,卻要心存戒懼、保持距離,即是平常所謂敬而遠之。恭敬的態度相同,心情則不同。對人忠實誠信、端正謹慎,不存害人之心,對任何人都是如此,是仁人的本質。以仁為本質,以義為理則,所說的話都可做別人依據的法式,猶如〔詩經.大雅.抑〕所說的:不僭越,不害人,舉止言行都可做人模範。(詩原文是:不僭不賊,鮮不為則。)就是仁者所表現的敬人有道的結果。
資料來源: 國家教育研究院_仁者敬人有道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