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軼 - 教育百科
ˋ
  • 部首 ㄔㄜ
  • 部首外筆畫 5
  • 總筆畫 12
  • 漢語拼音
  • 發音 播放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1. 突襲、侵略。
    【例】侵軼
  2. 散失。通「佚」。
    【例】軼事、軼聞、軼詩
資料來源: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_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為歷史語言辭典,主要記錄語言使用歷程,適用對象為語文研究者。若您是為小學、國中、高中(職)的學習或教學,建議您優先使用《國語小字典》或《國語辭典簡編本》。
注音:
漢語拼音:
解釋:
[動]
1.超過、超越。《楚辭.屈原.遠遊》:「軼迅風於清源兮,從顓頊乎增冰。」《文選.班固.西都賦》:「軼雲雨於太半,虹霓迴帶於棼楣。」
2.突襲、侵略。《左傳.隱公九年》:「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晉.杜預.注:「軼,突也。」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軼我河縣,俘我洛畿。」
[形]
1.散失的。如:「軼事」、「軼聞」、「軼詩」。
2.安適、逸樂。通「逸」。《史記.卷一一二.主父偃傳》:「日聞其美,意廣心軼。」
資料來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_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 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 」釋出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
四縣音
海陸音
大埔音
饒平音
詔安音
南四縣
釋義:
詞條來源: 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_軼
授權資訊: 資料採「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 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

1. 超過、超越。《說文解字.車部》:「軼,車相出也。」清.段玉裁.注:「車之後者突出於前也。」東周戰國.屈原〈遠遊〉:「軼迅風於清源兮,從顓頊乎增冰。」漢.班固〈西都賦〉:「軼雲雨於太半,虹霓迴帶於棼楣。」

2. 突襲、侵略。《左傳.隱公九年》:「彼徒我車,懼其侵軼我也。」晉.杜預.注:「軼,突也。」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軼我河縣,俘我洛畿。」

3. 散失的。如:「軼聞」、「軼詩」。《史記.卷六二.管晏列傳.太史公曰》:「至其書,世多有之,是以不論,論其軼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七○.史部.地理類三.武林舊事十卷》:「此十卷之本,乃從毛氏汲古閣元版傳抄,首尾完具,其間逸文軼事,皆可以備參稽。」

4. 安適、逸樂。通「逸」。《史記.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傳.主父偃》:「日聞其美,意廣心軼。」

注音: ㄧˋ
資料來源: 教育部異體字字典_軼
授權資訊: 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臺灣3.0版授權條款
相關客家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